C114讯 5月7日消息(九九)昨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召开“双万兆AI Family计划发布会”,宣告北京正式踏入“双万兆”时代。
会上,中国移动首席专家、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程保平发表题为《从“道具”到“兄弟”,具身智能未来展望》的主题演讲。
程保平认为,具身智能的五个阶段分别是“道具”(仅实现基础特定动作)-“玩具”(具备一定的互动性,限于娱乐或教育启蒙)-“工具”-“伙计”(具备自然交互能力,提供情感交互与生活服务)-“兄弟”(高度智能化、自主化,接近人类行为与思维模式)。
“当前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从“‘道具’向‘伙计’跨越的关键期,需重点突破具身智能与通用任务规划能力,最终实现机器人与人类的能力互补与情感共鸣。”程保平说。
程保平指出,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框架是“模-数-体”,主要攻坚大脑技术、建设虚实融合训练场,赋能一脑多体,联合产学研各方协同创新,实现在具身学习、具身计算、生物拟态三方面的群体技术突破。
从技术角度看,机器人正经历从“智能机械人”向“自主机器人”的范式跃迁,精密运动控制(小脑)和机械系统(本体)为核心的技术已相对成熟,而驱动智能跃升、实现自主智能的“机器大脑”成为亟需突破的核心能力。
程保平介绍,中国移动以机器人大脑为核心,重点攻关VLA(视觉、语言、运动)具身智能大模型,聚焦自主交互、自主作业、自主出行、自主学习的核心能力,驱动机器人由自动化迈向自主化。通过情感交互、自主出行、智能决策、灵巧作业等系列原子能力的灵活组合,分阶段推出“能走-能思-能干活”的多形态“灵犀机器人”产品。面向千家万户和千行百业,以丰富场景优势加速机器人产业服务突破。
程保平进一步介绍,中国移动将分阶段推出“家家可及”的机器人“兄弟”。2025年重点围绕迎宾导览、家庭陪伴两大系列打造商用级产品,推动四足狗系列成为家庭场景消费级产品;围绕居家服务前瞻布局家庭场景通用机器人产品。
与此同时,基于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理念,成立产业发展联盟,覆盖企业、高校、机构等不同角色,构筑“产-学-研-用-测”闭环体系;建立开放式中试基地,推动技术中试转化,打通从研到用“最后一公里”;建立能力开放体系,推动关键成果产业共享。加速形成产业从“组起来”到“干起来”到“用起来”的“飞轮效应”。
程保平表示,中国移动正在着力构建不同场景的智能体大脑集群,提供“连接+算力+能力”多元化信息服务矩阵,满足丰富多样、动态升级的市场需求,使智能机器人从一次性商品转变为全周期成长的智能生命体。
具体而言由三种模式,即以硬件销售/租赁为盈利核心模式,辐射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以硬件+服务订阅双擎获利模式,辐射延伸至机器人全产业软、硬件服务商,以消费级机器人合约服务,按需订购云端能力、搭载个性化应用,带动全域生态繁荣。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