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涉农产业发展质量 加快县域层面经济循环

内容摘要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以下简称“绿皮书”)。 绿皮书指出,为提升涉农产业发展质量,应积极开展涉农工业升级行动。涉农产业政策应从“重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以下简称“绿皮书”)。

绿皮书指出,为提升涉农产业发展质量,应积极开展涉农工业升级行动。涉农产业政策应从“重点扶持”的选择性模式转向“一视同仁”的竞争性模式,注重营造稳定、公平、透明且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切实提高涉农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引导固定资产投资从扩大规模的数量投资转向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的质量投资,全面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涉农工业中的应用。

为提升涉农产业发展质量,应培育支持涉农产业新业态。在食物流通方面,推动中西部地区冷库冷链建设,提升全国农产品统一大市场流通效率,在城郊地区发展仓储型菜市场和集贸市场。以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创新食物消费场景,促进涉农产业向大健康产业、大文化产业转型。深度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农产品加工、创意餐饮、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业态融合发展。

为提升涉农产业发展质量,应完善涉农产业赋能型联农带农机制。应推动涉农产业空间回归乡村,更加突出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将产业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对此,需要全面优化乡村创新的制度结构,将新质生产力导入农业生产与乡村经济,设立乡村创业园和人才支持基金,保障乡村产业发展要素充分供给。开发农业多功能性价值及其市场化实现渠道,引导工商资本和龙头企业以地域优势为核心,采取“政府支持、资本出钱、农民出点子”的合作模式,打造高效包容的涉农产业链和价值链。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